自然条件

亚洲南部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位于斯里兰卡西南860余公里,占有整个马尔代夫群岛。介于东经73°44′与72°33′之间,跨赤道介于南纬0°4′与北纬7°66′之间,具有重要的交通、战略地理位置。领土面积为298平方公里,其经济水域南北为720海里,东西约480海里。人口35万(2012年7月),主要民族为马尔代夫人。官方语言为迪维西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少数人信奉佛教。首都马累。

马尔代夫群岛由印度洋北部南北走向的两列平行的珊瑚礁组成,基底是南北延伸长达2000余公里的查戈斯-克拉代夫海底高原。共有大小珊瑚岛礁和浅滩2000多个,其中构成群岛的较大环礁有21个。群岛东西狭而南北长。东西间最大宽度仅120公里。南北长达670公里,其间为宽狭不等的许多海峡所分隔,较大的有10余处,其中如赤道海峡和一度半海峡,宽度都在100公里左右,是海上交通要道。各环礁大小悬殊,小的直径只有几公里,大的如苏瓦迪瓦环礁,直径达80余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环礁之一。环礁由圆形或卵形的岛屿、岩礁、暗礁或浅滩等组成,面积都很小。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是哈杜马蒂环礁中的冈岛,面积也不足13平方公里。各岛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岛屿露出海面2米左右,群岛最高点离海面也仅6米。无河流,除广泛分布的沼泽外,只有一些极小的湖泊。埋藏在1.2~1.5米深处的地下水相当丰富,为质地较纯的淡水,是岛上的重要淡水来源。上述21个环礁中,有14个拥有大小不等的环礁湖,湖深30~50米,礁湖与外海之间有许多狭窄的通道,多数很浅,而且水下礁石纷歧,只能通行小船。

群岛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湿热多雨。年平均气温高达29℃。12月至翌年2月是东北季风期,6~9月是西南季风期,3~5月和10~11月是两次季风交替期。 最热月(4月)阴影处气温超过32℃,最凉月(1月)气温低于23℃。 全国各地的气温年、日较差都不大。两次季风盛行时期是马尔代夫的雨季,在季风交替期常发生热带气旋雨。年降水量2500毫米,南部可达3810毫米。群岛在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等方面,均由北向南递增。

群岛以沙质土壤为主,厚度一般在15~45厘米之间。表层有少量有机物,以下是珊瑚沙,深处是珊瑚基底。植物发育良好,终年常绿,各岛沿海都为浓密的灌木丛所被覆,还有高大乔木如椰子树、槟榔树、露兜树等。许多环礁湖中生长着红树林。岛屿内部多为沼泽植物、芦苇和各种草类。群岛远离大陆而且面积狭小,缺乏高等动物和大动物。动物的种和数量都不多。周围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以金枪鱼最多,有重要经济价值。

居民和发展简史

人口增长迅速,1975~1982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2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04人,属高密度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平衡,有居民定居的岛屿只有200多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20.7%(1980)。主要居民为马尔代夫族,由公元前迁入的僧伽罗人和达罗毗荼人以及公元 5世纪以后迁入的阿拉伯人和后来被贩卖而来的东非黑人等长期融合而成。70%以上居民通用的马尔代夫语(迪维希语)为国语。阿拉伯语、僧伽罗语、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等也都有流行。伊斯兰教(逊尼派)为国教。公元前 3世纪即有人居住。从12世纪起成为伊斯兰教苏丹国。16世纪中叶起,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殖民者先后侵入。19世纪末叶沦为英国的附属国。马尔代夫人民进行了长期斗争。 1965年7月26日,英国被迫承认其完全独立;1968年11月11日,宣布成立马尔代夫共和国。

经济地理

以渔业为主,全国一半以上劳动力从事渔业生产。鱼产品占出口总值90%以上。主要是金枪鱼,包括扁舵鲣、圆舵鲣和黄鳍金枪鱼等品种。1983年捕获量3.85万吨,主要在离岸8~10公里近海捕捞。大部分加工成称为“马尔代夫鱼”的干鱼,大量出口,为南亚各国特别是斯里兰卡人民所喜爱。粮食作物主要是芋类、甘薯、木薯等块根作物。稻米是人民的主食,但岛上极少种植,几乎全靠进口。椰子树在各岛普遍种植。

工业以鱼类加工为主,鱼产品出口是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次为造船工业,占国民收入25%。首都附近的胡莱莱岛上建有造船厂,其余各岛有手工造船业分布。椰子榨油、椰壳纤维制绳、椰壳手工艺品等也较重要。

旅游业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中已超过渔业,成为马尔代夫第一大经济支柱。旅游收入对GDP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在不少岛屿上增添旅游设施,并把南部阿杜环礁的甘岛开辟为国际旅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