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印度洋西部岛国。位于东经46°~56°,南纬4°~11°之间,西距非洲大陆1500多公里。处于非、亚两洲海上交通要冲。由37个花岗岩岛和78个珊瑚岛组成。总面积444平方公里。人口9.5万(2013)。首都维多利亚。

花岗岩岛马埃岛最大,面积148平方公里,最高峰塞舌尔山海拔 914米。次为普拉兰岛和锡卢埃特岛。其他岛屿面积小,有些仅是礁石。花岗岩岛地势险、多山。珊瑚岛分布较广,地势低平,有的仅高出海面 1米左右。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受印度洋季风影响,5~10月盛行东南季风,凉爽少雨;12月至翌年3月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11月和4月是过渡期。年平均气温27℃,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2℃。年降水量2000~4000毫米,相对湿度年平均75~85%,降水量随地势升高而增加,花岗岩岛多于珊瑚岛。1969年马埃岛中央高地逻雄水库建成后,保障了当地居民用水。热带森林茂密,珍奇动植物繁多。植物以椰子树著称,200多万棵椰子树覆盖着大小岛屿。其中尤以海椰子树最珍贵,被誉为“国宝”。许多岛上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海鸟,共有1000多种,其中如黑鹦鹉、知更鸟、刷子鸟、快艇鸟等 100多种是当地特有的。此外部分岛上还多海龟、大旱蟹等。为保护岛上原始生态,已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如普拉兰岛的海椰子保护区、鸟岛、库辛岛的海鸟保护区和阿尔达布拉岛的海龟保护区等。

在中世纪,阿拉伯商人利用季候风往返于东非海岸和阿拉伯半岛时,到过这个群岛。1502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第 2次前往印度的航行中曾访问该岛。160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一支远征队登上这个群岛,留下了有关塞舌尔的最早文字记录。1742年,法国驻毛里求斯总督马赫子爵鼓励法国移民移居马赫岛(今马埃岛)。1756年,法国宣布占领整个群岛,并以路易十五的当朝财政大臣莫罗·德·塞舌尔的姓命名该岛。1770年,从留尼汪迁来一批法国殖民者,他们役使奴隶在岛上开辟香料种植园。1794年英国海军夺取塞舌尔群岛。1814年,英法签订巴黎条约,法国正式把塞舌尔割让给英国。该岛并入英国殖民地毛里求斯,成为其属岛。1903年,塞舌尔与毛里求斯分治,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世纪30年代,在废除奴隶贸易中获释的奴隶,一部分被遣送到塞舌尔。后来,印度人、马来人和华工也陆续移居该岛。1976年6月29日宣告独立,成立塞舌尔共和国。

塞舌尔独立后,注意发展经济,特别重视利用本岛绮丽的自然风光开展国际旅游业;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1976年6月30日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居民90%住在马埃岛上,主要是班图黑人和欧非混血的克里奥尔人,余为法国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华裔等。居民90%信天主教,少数信基督教。多数居民讲克里奥尔语和法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多从事农、渔业。201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万美元左右,居非洲国家前列。 周围海域富水产资源,鱼类品种繁多,以金枪鱼为大宗,为世界人均食鱼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旅游收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

首都维多利亚位于马埃岛东北岸,人口约 85000人(2013),是全国最大城市,唯一的海港和经济、交通中心。港口被一列小岛和礁岩所环绕,港内有 2.5平方公里深水区,可同时停泊4艘大型船舰,是国际海运重要停泊港和中继站,有航线通英国、新加坡、肯尼亚、毛里求斯、印度等地。维多利亚以南 9.6公里处有现代化国际机场,是印度洋上的重要航空枢纽。